“我就是點個貸款,為什么要同意這么多協議?”“我就是點了下協議,怎么就授權了1000多家公司查詢信息?”
你在尋求網貸的過程中,是不是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正值“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北京商報記者近日展開調查發現,在一互聯網平臺上點擊一個貸款廣告,被層層導流注冊數個平臺,且每個環節都需要點擊同意《用戶服務協議》《隱私保護政策》《信息授權協議》等。
其中,在一個名為“愛分期”的平臺頁面,貸款人同意的信息協議中,竟一鍵授權了1292家公司……
親測:協議一鍵授權1292家公司
授權后騷擾電話不斷
只要有過貸款經歷的消費者,相信對相關協議的勾選環節并不陌生。注冊有協議、授信有協議、支付也有協議,短則幾百字,多則上萬字,很多消費者大都草草略過,但事后才發現,很多坑其實就藏在協議里。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在一互聯網平臺點擊了一個貸款廣告,經過層層導流和注冊環節后,就發現了一份“內有玄機”的協議。
該協議出自一個名為“愛分期”的平臺,其號稱有4萬元預估授信額度,參考年化利率36%。從操作流程來看,領取該額度需要點擊同意愛分期注冊協議和用戶隱私協議。
根據相關協議,愛分期平臺是一個移動金融智選平臺,也就是業內俗稱的助貸平臺,其本身不從事放貸業務,展示的貸款產品將由合作的第三方機構或信貸經理提供。該平臺由徐州維夢科技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實體運營,并稱相應服務主要是根據用戶貸款申請情況,將用戶個人信息與數據進行審核,通過審核之后再將信息提交至資金放款機構完成放款。
另據隱私協議,愛分期在撮合服務過程中,用戶需要主動提供姓名、身份證、手機號、信用情況、房產車產、社保公積金等個人信息,這些信息均屬于敏感信息,如果用戶拒絕提供,可能無法正常使用貸款產品申請的功能。
該隱私協議還提到,平臺會將用戶個人隱私信息與其他合作方進行信息共享。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點擊愛分期貸款合作方列表發現:該平臺一攬子信息共享的公司竟達1292家,機構類型除了一些小額貸款公司、消費金融公司、保險公司外,大部分是一些未持有金融牌照的信息科技公司、電子商務公司、商務咨詢公司、金融外包公司等。
為何申請額度勾選協議竟一鍵授權上千家公司?用戶個人隱私信息授權至非持牌金融機構又是何原因?對于多個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對愛分期平臺方面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后者未給出相關回應。
“這一商業模式就是傳統的平臺助貸模式?!闭劶皭鄯制谶@一信息授權操作,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說到,“《個人信息保護法》有相關規定,收集信息要考慮最小必要和每個節點都要通知的原則,收集范圍上連帶社保公積金和房產車產,個人覺得這一信息收集明顯過度。另外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是,其傳播范圍過廣而且鏈條環節過多,涉及1292家機構,也就意味著鏈條上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個人信息隱私就可能被泄露”。
值得一提的是,自勾選授權后連續多天時間內,北京商報記者每天都收到了多個不知名貸款機構的電話騷擾,還有推銷人員自稱為某銀行信貸審批人員,且已查看過記者的詳細個人資料,獲批額度數萬元不等。
消費者:個人信息“裸奔”
銀保監會發布風險提示
“難怪我一申請貸款,就天天有不同公司的人打電話進行營銷騷擾……”有著類似經歷的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感慨道,“一不留心點了’同意’,個人信息基本就是‘裸奔狀態’了,這種捆綁式授權勾選,簡直讓人頭皮發麻……”
“個人信息裸奔”的說法或許并不夸張。北京商報記者在多次調查中發現,有不少互聯網平臺導流的一些助貸公司或者小貸機構,在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方面,勾選方式存在概括授權、捆綁授權等情況,一鍵授權多家機構的模式并不少見。
而這也引起了監管的注意。3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誘導的風險提示,其中就強調了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權的問題。
銀保監會稱,一些金融機構、互聯網平臺在開展相關業務或合作業務時,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不到位,比如以默認同意、概括授權等方式獲取授權;未經消費者同意或違背消費者意愿將個人信息用于信用卡業務、消費信貸業務以外的用途;不當獲取消費者外部信息等。
此外,近年來,監管曾多次強調,未經申請和審批通過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個人征信業務;此外,打著大數據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旗號,未經批準擅自從事個人征信業務的行為,均屬于違法行為。
2021年7月,監管就網絡貸款業務進一步提出,在助貸領域需實現個人信息與金融機構全面“斷直連”,按照整改工作要求,需要遵循監管關于“斷直連”的規定,在個人征信業務管理的整體框架下,按照“平臺-征信機構-金融機構”的業務合作流程進行整改。
另外,最新公布的《金融產品網絡營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指出,數據安全是監管底線,平臺應當采取必要的技術安全措施,與其合作的持牌金融機構共同保障數據傳輸的保密性、完整性。
銀保監會提醒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提高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認真閱讀合同條款,不隨意簽字授權,注意保管好個人重要證件、賬號密碼、驗證碼、人臉識別等信息。不隨意委托他人簽訂協議、授權他人辦理金融業務,避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一旦發現侵害自身合法權益行為,要及時選擇合法途徑維權?!矩熑尉庉?額發】
來源:北京商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