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補稅34萬”,又一平臺緊急通知!

繼頭部主播薇婭偷逃稅款被罰13.41億的事件后,步入2022年的電商人又迎來了補稅通知。

一位自稱京東聯盟的電商人在網上曬出了補稅單!

該截圖顯示京東聯盟要求其在規定時限內向京東聯盟提供的專用賬戶轉入相應稅款,但最終補稅金額以稅務機關核定為準,如京東聯盟核算的金額與稅務部門核算的不同則以稅務機關的核定金額為準“多退少補”。

同時,很多電商人均表示收到了來自京東聯盟及其他平臺的補稅通知,部分平臺直接寫明“因國家政策性調整,通過網絡推廣方式產生的收入需要進行補稅”。

有網友咨詢了京東聯盟,對方回復道:這是根據國家稅務政策及稅務機關通知,識別到其京東賬戶涉及到以網絡方式取得的收入,需要按照勞務所得補稅。

寥寥數語卻“字字珠璣”,加之各種通知的發布意味著繼那些網紅與明星之后,各大電商平臺將成為新一輪的補稅“攻堅地”。

而結合上述問題,大部分電商人涉及補稅的年份均為2021及2020年,至于在此之前的時間,似乎沒有明確表示需要補繳稅款。

除此之外,京東聯盟還發布了通知:從2022年1月起,平臺將對于賬號收入進行代扣代繳。

雖然有人表示京東聯盟在此之前就已施行代扣代繳服務,但可能是由于其代繳的金額不足。因為以個人賬號與京東聯盟達成合作,他們的收入被判定為個人勞務所得,應該按照最高45%的個人勞務所得稅繳納。

2018年,范冰冰因“陰陽合同”問題被處罰金及補繳稅款共8.83億的消息發酵后,整個娛樂圈恍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般,無數知名的、無名的圈內人紛紛注銷了相關企業。曾經譽為“避稅天堂”的霍爾果斯不斷被曝出企業注銷的消息,超過100家影視公司一夜蒸發。

而后的2021年,“一爽”坐擁者——鄭爽被相關部門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2.99億元。緊接著,超過15位知名藝人注銷了關聯公司。

娛樂圈頻頻暴雷后,直播圈也掀起了查稅“風暴”。

同年10月,鄭州一位網紅被當地稅務局最終追征到稅款634.66萬元、滯納金27.78萬元,合計662.44萬元。

這似乎也是第一批直播網紅被征稅的消息,但此時圈內并無太大的波瀾,直到后續雪梨林珊珊的“翻車”,令整個直播圈猶如驚弓之鳥般繃起了神經。

如果說雪梨林珊珊的例子宛如一塊巨石砸進湖泊中卷起的漣漪,那么薇婭的封殺就好比一座大山坍塌時的地動山搖。上千位網絡主播立馬主動補繳了稅款,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炮灰”。

而接二連三出現的查稅事件,也從側面說明了稅務局手里擁有大量未公布的企業財稅問題,只不過用幾例極具代表性的事件敲山震虎,以儆效尤。

緊接著,國家部門隨即劃出了相關“紅線”。

2021年10月底,國家有關部門發布關于對《互聯網平臺落實主體責任指南(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其中提到了,互聯網平臺經營者應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和代扣代繳義務。

同年12月,上海稅務局為明星藝人及網絡主播發布了一則通告,大意為請明星與網紅對照稅法及有關通知要求進行自查,并于2021年底前向稅務部門主動報告和糾正涉稅問題,稅務部門從輕處理。

所以,結合本次京東聯盟要求電商補稅的事件來看,合規合法地經營電商已是雷打不動的“基本操作”,妄圖抱有僥幸心理的人必定會淹沒在時代的浪潮里。

可以預見到,除了京東聯盟外,淘寶、抖音等其他涉及電商的平臺均將迎來“補稅潮”,野蠻生長的局面被一次次的“翻車”事件畫上了休止符,刷單、虛假發貨、流量造假、制假售假等行走在陰影下的行為都將煙消云散。

新興行業的誕生皆有兩面性,一方面是為市場帶來了新一波活力,而另一方面則是避免不了的亂象叢生。

就像電商發展至今,直播帶貨可謂是如火如荼,行業從業者的收入來源千奇百怪,為稅收監管的難度提上了一個等級。

而電商人已目睹了2019年《電商法》的實施,又經歷了2020年的《電子商務稅收數據分析應用升級項目》,再至如今的稅收大數據,電商市場的競爭雖然逐漸趨于良性,但留給電商人改善的機會也在日益減少...【責任編輯/周末】

來源:老高電商圈子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我要補稅34萬”,又一平臺緊急通知!
花51萬請陳小春和網紅直播帶貨僅賣5000元 法院判決退41萬
補稅潮至!超千名主播進稅總名單,逃稅牽出帶貨刷單疑云……
明星、主播注意!只剩9天了!

精彩評論